来源:创业家
发现并满足未被充分服务的需求。
作者:邱鑫浩
来源:邱处机
在非洲大陆的街头巷尾,从肯尼亚的内罗毕到尼日利亚的拉各斯,从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随处可见一个中国手机品牌的广告——TECNO。
这个在国内几乎无人知晓的品牌,和传音旗下另外两个手机品牌itel和Infinix,却牢牢占据着非洲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其背后的操盘手正是来自浙江宁波的竺兆江。
这位曾经的波导手机销售员,用不到二十年时间,在遥远的非洲大陆缔造了一个年销2亿部手机的商业帝国。
最近据彭博社报道,传音控股正考虑赴港二次上市,计划融资10亿美元,这将成为继2019年科创板上市后的又一次重要资本动作。
从宁波奉化走出的竺兆江,如何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手机企业打造成"非洲手机之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非洲市场,传音又将如何续写它的增长传奇呢?
这里插播一条课程资讯:
9月21日-9月26日,朱啸虎老师将带着黑马的同学们,一起去日本学习:
日本品牌穿越周期背后的经营密码。共同拆解日本在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背后,怎样孕育出如此多行业的领军企业?
包括大家熟悉的无印良品、711、资生堂、万代、Nitori、龟甲万、神户物产等知名企业。 ]article_adlist-->6天5晚,让我们共同预见未来20年中国消费市场的业态创新机会。
扫码咨询报名
(翻到底部了解详情)
01
从波导销售员到非洲手机之王
1973年,竺兆江出生于浙江宁波奉化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喜欢拆解和组装机械电器类物品。
19岁时,竺兆江考入南昌航空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他日后在手机市场的征战埋下了伏笔。1996年大学毕业后,竺兆江没有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进入了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波导公司,成为一名销售传呼机的业务员。
这个看似普通的选择,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波导的十年,竺兆江从基层销售做起,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出色的销售能力,他短短三年就晋升为华北区首席代表。
1999年,波导开始生产手机。从传呼机向手机时代过渡的时候,竺兆江敏锐地发现手机将成为日后的消费主流,于是果断地要求把自己调到手机部门,并带领团队连续四年创下公司地区的销量冠军。
2003年,30岁的竺兆江已升任波导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开始负责国际业务拓展。在此期间,他走访了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段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国际视野,更让他敏锐地发现了非洲市场的巨大潜力。
"当时非洲手机市场只有三星、诺基亚等少数品牌,当地人用手机就像中国人早年使用'大哥大'一样,是身份的象征。"竺兆江后来回忆道。
他向波导公司提出开拓非洲市场的建议,却未被采纳。2006年,33岁的竺兆江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离开波导,自立门户。
同年7月,竺兆江带领几位前波导同事在香港成立了传音科技,8月推出TECNO品牌,11月就着手策划全球营销网络。
创业初期,传音为了生存也做过代工,为印度和东南亚的手机品牌贴牌生产。但竺兆江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看准了非洲这个被主流手机厂商忽视的"蓝海市场"——人口超过10亿,手机渗透率却极低,发展潜力巨大。
"非洲是仅次于中国、印度的全球人口第三多的市场,而非洲市场的发展又比大陆慢,如果能够运用大陆的技术与资源,推出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应该会有不错的机会。"竺兆江谈到。
他的判断极为精准。2007年,传音试水非洲市场的第一款产品就选择了当时在国内并不稀奇的双卡手机,这一决策成为了打开非洲市场的关键钥匙。
02
本土化创新
在非洲这个特殊市场,传音的成功绝非偶然。
竺兆江深谙"本土化"之道,带领团队针对非洲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开发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产品功能,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却成为传音击败三星、诺基亚等国际巨头的"杀手锏"。
非洲消费者普遍拥有多张SIM卡,因为不同运营商之间通话费用高昂。传音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率先推出双卡双待甚至四卡四待的手机。
"非洲消费者大多有多张SIM卡,却没有购买多部手机的能力。正是看准了这种刚需,我们率先在非洲推出双卡手机,不出意料,产品很受欢迎。"竺兆江解释道。
更令人称道的是传音针对非洲消费者开发的拍照技术。
当时主流手机的拍照算法都是基于浅肤色设计的,导致深肤色用户在照片中往往"一团黑"。传音研发团队经过反复试验,创造性地通过眼睛和牙齿来定位面部,并加强曝光,最终拍出了非洲消费者喜爱的"巧克力肤色"效果。
这一创新让传音手机迅速赢得了非洲消费者的心,尤其是爱自拍的年轻女性群体。
非洲炎热多尘的气候也对手机提出了特殊要求。
传音开发出防汗防摔的手机,采用特殊材质和结构设计,确保在高温多尘环境下仍能正常使用。针对非洲电力供应不稳定的问题,传音手机配备超大容量电池,支持"火箭充电"技术——充电半小时能用7小时,待机时间长达半个月。
音乐是非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人基本能歌善舞。所以传音手机内置超大音量扬声器,随机赠送头戴式耳机,甚至开发出超长开机音乐和巨响的来电铃声,完美契合了当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除了产品创新,传音在营销和渠道建设上也下足了功夫。从内罗毕的机场道路到坎帕拉的贫民窟,只要有墙的地方,就少不了传音旗下品牌的涂墙广告。
"我看到那里铺天盖地,从近到远,密密麻麻,全世界都是Tecno Tecno Tecno Tecno,每个店面的poster,每个bill board,每块玻璃上,每个店面都是Tecno的广告。"一位曾到非洲旅行的中国人,如此描述传音广告的覆盖率。
在售后服务方面,传音建立了86个世界级售后服务中心和超过1000个售后维修收集点,成为非洲最大的用户服务网络。有人说,这个中国的手机品牌已经悄然掌握了非洲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我们针对当地市场做了非常深度的调查研究,产品研发更是高度重视本地化的特色,包括本地语言、本地声音、本地审美观在内,毕竟台湾人喜欢的辣,与湖南人喜欢的辣一定有所不同。"竺兆江的这番话道出了传音成功的核心——极致本土化。
03
扩张与挑战
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本土化策略,传音在非洲市场迅速崛起。
2010年,TECNO品牌销量跻身非洲手机市场前三;2017年,传音超越三星,成为非洲销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公司,当年海外出货量达1亿多部,占据非洲40%的市场份额;2020年,传音手机在非洲销量达1.74亿部,占据非洲52%的市场,被誉为"非洲手机一哥",竺兆江也以130亿的个人资产跻身中国百亿富豪行列。
截至2024年,传音出货量超2亿台,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达14%,排名第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其2024年营收达687亿元,净利润为55.49亿元。
然而,随着非洲市场的日趋成熟和竞争对手的加速布局,传音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传音营收同比下滑25.45%,净利润暴跌69.87%。在非洲的市场份额从峰值的52%降至47%,主要竞争对手三星、小米等品牌正在加速抢占市场。
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曾这样评价传音:"这是一家有着'本分'基因的企业,聚集了蓝海市场的用户需求,但生意模式的护城河不够宽。其中优势主要体现在渠道和价格,劣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和生态上。"
这一评价精准指出了传音面临的困境——随着竞争对手纷纷进入非洲市场,传音依靠本土化和渠道建立的优势正在被逐渐消解。
面对挑战,传音开始积极寻求转型与突破。
一方面,公司持续强化中高端产品布局,在影像、AI、充电等技术领域加大投入。
2025年,传音在MWC2025上发布了全新三折叠概念机TECNO PHANTOM Ultimate G Fold,号称全球最薄三折叠手机;还发布了钙钛矿太阳能充电概念手机和AI智能眼镜等创新产品,试图摆脱低端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传音加速多元化布局,将业务从手机扩展到数码配件、家用电器等领域,旗下数码配件品牌Oraimo、家用电器品牌Syinix以及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传音还加码布局储能产品,瞄准了非洲普遍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但传音的"其他业务"目前仅占总收入的6.31%,短期内难以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在这种情况下,赴港二次上市募集资金,成为传音应对市场挑战的重要举措。
04
新征程
传音控股赴港二次上市虽时间未定,且最终方案存在不确定性,但若成功落地,这将是传音继2019年登陆科创板后的又一次重要资本动作。
回望传音的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2018年3月,传音曾试图通过借壳新界泵业登陆A股,但因"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的重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而告失败。2019年,传音转战科创板,却在上市前夕遭遇华为起诉侵权,索赔2000万元。
尽管如此,传音仍于2019年9月30日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手机第一股"。
此次赴港二次上市,传音计划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业务拓展,包括电摩业务和高端折叠屏手机研发。其中,电摩业务已进入尼日利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瞄准当地交通痛点;而首款三折叠屏手机的推出,则显示了传音冲击高端市场的决心。
对于传音而言,二次上市不仅是一次融资机会,更是对自身业务模式和增长逻辑的重新审视。在非洲市场取得成功后,传音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持续扩张,将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课题。
截至8月5日,传音控股的股价为84.51元/股,市值约964亿元人民币,2025年以来,其股价已经下跌了近15%。市场对传音的增长潜力存在分歧,一方面肯定其在非洲市场的领先地位和本土化能力,另一方面也担忧其技术积累不足和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
竺兆江曾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我们是长跑型企业,绝对不会为了短期利益出卖未来。"。不过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传音需要证明自己不仅能在非洲市场称王,还能在全球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持续创新、保持领先。
从宁波奉化走出的竺兆江,用近二十年时间在非洲大陆书写了一个中国品牌的传奇故事。如今,随着赴港二次上市计划的推进,这位"非洲手机之王"的缔造者正带领传音开启新的征程。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传音能否续写增长传奇,值得持续关注。但竺兆江和传音的故事已经证明:在商业的世界里,发现并满足未被充分服务的需求,永远是成功的起点。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创业家立场。 ]article_adlist-->这里认真推荐你:
报名「黑马全球研学·日本」
9月21日-9月26日,朱啸虎老师将带着黑马的同学们,一起去日本学习:
日本品牌穿越周期背后的经营密码
共同拆解日本在低增长、少子化、高龄化背后,怎样孕育出如此多行业的领军企业?
包括大家熟悉的无印良品、711、资生堂、万代、Nitori、龟甲万、神户物产等知名企业。
6天5晚,让我们共同预见未来20年中国消费市场的业态创新机会。
活动详情如下
↓↓↓
冠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